“为消除漓江市区段及其支流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隐患,我局组织相关科室和局属单位以及六城区分管领导召开了漓江支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并提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措施3项,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管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科学施肥行动,推进农药减施增效行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向派驻该局的纪检监察组介绍“两个保护”的进展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桂林“两个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强化对漓江流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推动驻在部门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业农村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全力呵护好漓江和桂林山水,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
压紧压实“两个保护”专项监督的政治责任。主动加强与驻在部门的对接协调,及时传达上级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掌握政治责任落实情况和工作推进情况。督促成立桂林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通过推进会、专题会、主动约谈等形式,压紧压实行业监管部门的政治责任,推动“两个保护”专项监督工作抓紧抓实。
推动畜禽养殖生态化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督促市农业农村局继续在规模畜禽养殖场推广“高床+微生物”“干清粪+雨污分流+固液分离”、微生物发酵等技术,全面排查规模养殖场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切实落实养殖场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排查生猪养殖场692家,对粪污处理设施不符合要求的养殖场提出整改要求。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综合利用率86.78%,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监督推动化肥使用减量增效。督促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切实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在做好粮食作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积极扩大蔬菜、果树等经济园艺作物上的应用,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225.87万亩,有效地解决了施肥不合理的问题。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化肥用量,推广秸秆直接还田、覆盖还田、腐熟还田或过腹还田1261.28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242.06万亩,种植绿肥212.31万亩,有效减少了化肥用量。
推动做好漓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督促开展渔政执法“亮剑行动”,2024年全市共查获非法捕捞案件154宗、188人。实施漓江等天然水域禁渔期制度,保护鱼类繁殖及幼鱼生长,我市每年都在漓江等水域开展多次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放流鱼种数量在200万尾以上。
强化监督检查和系统施治。聚焦农业面源污染重点问题,会同驻在部门开展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看责任是否落实、看工作推进是否不力、看工作作风是否不实、看是否存在违纪违法问题等。通过听取汇报、查阅台账、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4次,发现问题6个。推动制定《桂林市国考断面上游农药化肥及畜禽养殖污染物入河控制方案》《关于印发桂林市加强生猪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等制度文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