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市发改委以“两清一融”(岗位创清廉、监督促清廉、业务深融合)为核心,构建“党建引领、机制创新、文化浸润、业务赋能”四维清廉体系,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部作风务实担当,重大项目高效推进。
聚焦党建引领,筑牢勤廉根基。定期开展“勤廉先锋岗”“每周红榜科室”评选,引导党员在项目对接、资金申报等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星火燃魂 项目先锋”党建品牌获评广西唯一全国优秀机关党建品牌,2个支部获评桂林市第一批“四强党支部”。制定“勤廉理论学习清单”,将党章党规、廉洁自律准则与发展改革政策法规相结合,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组织集中学习267场次。同时,通过组织干部实地接受廉政教育、组织廉政谈话等方式,引导干部筑牢思想防线。
创新机制建设,扎紧制度笼子。完善“两清”责任体系,细化“岗位创清廉”责任清单,针对项目审批、资金分配等关键岗位,排查廉政风险点198个。建立“监督促清廉”联动机制,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每季度开展政治监督、专项监督,官网开设专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推行“阳光发改”机制,实现项目审批环节、办理时限、进度结果实时公开;对停车场收费、重大项目立项、专项资金分配等事项,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参与监督。2025年,市发改委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4件、政协委员提案21件,获评全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提案办理先进承办单位。
强化文化浸润,厚植勤廉氛围。打造勤廉文化阵地,在机关办公区设置“勤廉文化长廊”“勤廉读书角”“政治体检室”,激发党员初心、锤炼党性。创新推出“三学三提升”学习培训,32名科长每周五轮流授课,举办“砺能笃行强根基 发改新锐勇争先”90后年轻干部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开展重要节点廉政提醒,让廉洁文化触手可及、浸润人心。同时,向每名干部家属发放一封助廉信,推动廉洁教育融入家庭。
推动业务赋能,彰显担当实效。出台《桂林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组建“勤廉项目服务专班”,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建立项目推进“红黑榜”制度,对推进高效、合规有序的项目列入“红榜”通报表扬,对进展缓慢、存在廉政风险隐患的项目列入“黑榜”督促整改。今年以来,项目开竣工及入库取得突破,实现开竣工项目315个,新增入库项目327个。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班子成员累计深入52个基层单位开展调研,收集群众急难愁盼和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28个,推动办好了民用航空飞机轮胎研制重点企业曙光院子女入学问题等一大批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