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阳朔县杨堤乡纪委在收到反馈的低保资金问题数据后,经进一步核查发现,中南村委干部邓某某未认真履职,对联系村享受低保人员动态管理不到位,导致被拘役低保对象违规领取6个月低保金共2160元,造成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受到损失。最终,邓某某被给予警告处分。
“数据赋能为整治低保领域突出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手段,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和比对,能够快速发现房产、车辆、社保等方面的异常情况,大幅提升监督效率。”据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该县纪委监委将数据赋能贯通监督检查、问题整改、以案促改等工作中,对低保资金申请、审核、审批、发放等环节进行精准监督。去年以来,共发现审核把关不严、动态管理不及时、把关不严等问题3类14个,督促动态管理退出低保343人,推动低保政策真正惠及困难群体。
为精准发现漏保、错报、“人情保”“死人保”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搭建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整合民政、人社、公安、财政等部门信息,围绕低保对象认定条件、动态管理的关键指标,对全县5400户11082名进行数据比对和信息过筛。针对筛查出的疑点,各“室组地”检查组下沉一线,采用“三核三查”方式(即核资金、核进度、核管理,线上核查、入户调查、督促检查),重点聚焦截留挪用、违规冒领、重复领取低保金等7类问题,开展“拉网式”核查复核,共发现问题线索10条,立案查处6件。
数据筛查不仅能够发现问题,还能通过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制度机制,从源头上堵塞漏洞,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024年全县查处的低保领域案件中,服刑人员、死亡人员违规领取低保问题,占比高达80%。”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制发整改工作建议、约谈相关责任人等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各乡(镇)、各村按照业务分类、属地管理等责任分头认领,逐一明确整改主体及时限,推动民政联合公安、检察、社保等部门建立低保人员动态管理数据库,完善《关于防范被逮捕羁押人员、在监狱内服刑人员违规享受社会救助待遇的协作机制(试行)》,定期开展核查清理、落实公告公示等制度机制5项,为有效掌握低保申请对象的家庭条件提供准确数据,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数据赋能既依赖于技术手段,又需与群众监督相结合。该县纪委监委统筹协调纪检监察干部,通过列席村“两委”会议、参加“桥头会”、走访座谈等方式,及时收集了解“人情保”“关系保”“死人保”、错保、漏保等问题的一线信息,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形成“数据+群众”的监督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