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党风政风 > 正文

家风故事丨父亲的坚守

作者:杨朝 秦文婕
来源:龙胜县纪委监委
摘要:父亲在县农业农村局从事农业技术指导工作已经39年,退休后,仍一直活跃在田间地头,义务为村里的种植农户答疑解惑,他常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父亲在县农业农村局从事农业技术指导工作已经39年,退休后,仍一直活跃在田间地头,义务为村里的种植农户答疑解惑,他常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2005年,根据工作规划,县里准备在距离县城57公里的小山村发展马铃薯产业,助力于村民增收致富,需要从县农业局抽派一名农业技术骨干驻村指导。在同事们还在犹豫之时,父亲主动请缨,并顺利通过组织的选拔,开启了驻村生活。

  到了村里,父亲每天早出晚归,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入户走访,跟农户了解马铃薯种植、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情况,他的本子上记录的基本都是种植户种植马铃薯的情况。

  一个夏日的晌午,烈日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父亲正准备收拾工具回到暂住的农户家时,同届校友老张跑来赶紧叫住父亲,把手中的鼓鼓囊囊的公文包递到父亲面前,神神秘秘地说道:“老同学,我家农资店新进了一批农药和肥料,你看能不能帮我个忙,在这儿推广一下,价格绝对让你满意。”

  听后,父亲心中思绪万千。那时候农资管理还不够规范,有些商贩为了销售农资,常常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在其中掺杂使假,农户们一旦使用了这些劣质的农药、肥料,不仅颗粒无收,还将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种植马铃薯需要什么样的肥料,我心里是有数的。你们的产品,我不感兴趣。”父亲的语气坚定而严肃地说道。

  然而,老张并不打算轻易放弃。他急忙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厚厚的一沓现金。他试图把信封塞到父亲手中。

  父亲见状斥责道:“请你把这笔钱收回去。我们不需要这种见不得光的交易。只要你的化肥、农药质量过硬,农户们自然会找上门来。”

  后来,父亲挨家挨户地跟村民们强调,提醒大家要警惕这类来路不明的农资。

  父亲的清正廉洁不仅体现在工作上,更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即便退休后,为村里的种植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也是分文不取。在父亲身教言传下,“廉”这一字成为我们家中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遵循的基本要求。

  如今,我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当我与父亲聊起在工作中面临的诱惑和困惑时,父亲总说“做好本职工作,其他都不能拿不能要”。这如同一座灯塔,为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让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绷紧纪律之弦。

家风故事丨那一棵李树
驻市水利局纪检监察组:强化家风建设 筑牢廉洁防线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