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基层风采 > 正文

监督故事丨蹊跷的工作补贴

作者:赖依枫
来源:全州县纪委监委
摘要:挪用资金发放津补贴,问责没商量。

  此前,全州县纪委监委收到群众反映称该县某葡萄专业合作社的部分财政资金“不翼而飞”了,疑似被人套取私分。

  事关大笔财政资金,该县纪委监委成立核查组立即着手调查。

  核查组经过翻阅发现合作社相关台账完整,唯独会计账册和会计凭证有部分模糊不清。

  随后,核查组查看了合作社的财务账户,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综合掌握的情况,财政下拨给合作社的专项资金一共200万,有140万用于葡萄示范园的基本建设、葡萄品种改良、办公室的维护建造等,按理来说合作社的资金应该还剩有60万元,但账户和现金余额都为0,剩余的钱‘凭空消失’了!”

  “而且我们发现有几份合同的申报数额加起来刚好是60万,和专项资金剩下的钱对上了……”各组员详细汇报了解到的情况。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核查组决定改变办案思路,一方面与通过该合作社申报项目领取资金的人员逐一谈话,了解合同的详细情况。另一方面,调取合作社成员的银行流水进行比对。

  经过谈话,核查组了解到,几份签订时间相近的合同签订人对合同内容并不知晓,是合作社工作人员以方便单位账外开支资金需要人员签字证明的借口通知他们在合同上签字。

  同时,核查组还从银行流水中发现:合作社4名成员的银行账户上存在同一时间段汇入大额工作补贴的现象。

  核查组找到合作社成员进行谈话:“你们几个人银行账户上的大笔工作补贴怎么解释?”

  “是我们的‘辛苦费’。”

  “有什么文件规定你们能领这些‘辛苦费’吗?是谁给你们发的补贴?仔细说说!”核查组接连追问。

  “其实是用剩下的财政资金发的,有段时间合作社一直没发展业务,户头剩下的60万也没动,大家觉得自己在供销社工作辛苦、工资低,就提出弄点‘辛苦费’补偿一下自己,经过商量决定通过他人名义虚报项目将其中的20万的财政资金套取出来私分掉。”供销社原主任兼合作社理事长蒋某某眼见隐瞒不住,只能道出实情。

  “后来我们看到合作社账户上还有39万元左右,又动起了歪心思,就故技重施分掉了……”

  经过调查,事情真相得以查清,最终,涉事的蒋某某等四人都受到了相应的党纪政务处分。

七星区:靠前监督护航春耕备耕
七星区:监督推动老旧小区“换新颜”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