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长河的流淌中,“勤”与“廉”宛如两颗熠熠生辉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生与事业的基石。二者不可偏颇,缺其一便如大厦缺柱,难以稳固。
勤,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一勤天下无难事”,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凭借着勤奋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晚清的曾国藩,将勤奋具体化为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身勤让他身体力行、躬身实践;眼勤使他勤于阅读、善于观察;手勤让他随手记下所见所想;口勤让他勤于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勤让他心志坚定、百折不挠。正是这“五勤”,让他政绩卓著,著作颇丰。我们党也一直提倡勤奋敬业,精勤有为是无数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艾思奇做学问以勤为先,脑子里常装问题,遇到有关材料及时记下来,还多练笔,最终在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勤,能让我们在工作中从容不迫、气定神闲。那些在工作中高质量完成任务,还能偷得闲暇时光发展个人爱好的人,都是先付出了无数汗水,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们心中有数、手上有招,所以能轻松拿捏工作。真正的勤奋不是忙而无序、只讲苦功,而是先找到正确的事,理清思路、把握规律,最终把事干好、干成精品。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在勤奋中历练自我、积累经验、增长本领,从容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进而创造非凡业绩。
廉,是为政之本,是为人的道德底线。“廉不言贫”,我们要保持节俭朴素、谦逊低调,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方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永葆政治本色。纵观党史,党员干部凡是能够干出不凡业绩,深得百姓认可的,无一不是清廉如水、守纪如铁的典范。抗战时期的彭雪枫将军,手过千金不染一尘;“铁人”王进喜,给全家定规矩“公家的东西一分也不能沾”;焦裕禄廉洁用权,亲自起草全县党员干部《十不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廉洁的真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干部将“勤”与“廉”割裂开来,要么只讲廉洁却懒政怠政、碌碌无为,要么只图忙碌却不顾廉洁,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针对此类作风虚浮、不愿担当的现象,进一步明确了违纪情形、量纪标准。我们要以此为戒,自警自省、自重自励。
“勤”与“廉”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做到既勤又廉,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复兴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更要将廉政和勤政、干净和担当统一起来,做到既廉政有畏、又勤政有为。让我们以勤为舟,以廉为楫,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答卷。